城建环保
建筑业
发布时间:2023-08-17 09:19 信息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

【概况】2022年,全市有规模以上建筑业企业750家、具有建筑工程类别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331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15家),建筑业总产值为350.9亿元。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市住建局印发《关于促进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产业政策引导、资金信贷扶持、鼓励企业提档升级等方面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印发《关于印发〈威海市高质量发展建筑业企业评选条件及量化标准〉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监理管理的通知》《威海市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全力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实施。9月,威海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强调要准确把握建筑业发展的形势和方向,全面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加快推动全市建筑业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开展2022年度威海市建筑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对在威海市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活动的建筑市场主体(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建筑业、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和质量检测等企业)进行信用综合量化评分及信用评级,评价结果作为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差别化管理的参考依据,评选AAA级企业122家、AA级企业121家、A级企业323家、B级企业295家、C级企业2家。根据信用评价结果,对不同等级企业实行差异化管理,对信用评价等级高的企业减少抽查检查次数、减免各类保证金,每年可为全市建筑业企业释放流动资金约2亿元。

【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市住建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源头治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持续开展建筑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细化施工过程结算要求、严格人工费按月足额拨付监管、推进工程项目平台监管全覆盖、建立完善欠薪案件倒查工作机制等方面解决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全面推行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有效防止因工程款拨付不及时等问题而引发欠薪案件。全年全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形势平稳可控。

【装配式建筑提质扩面】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明确全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住宅项目全面推行预制楼梯、叠合楼板、非砌筑内隔墙,推广应用单面复合墙板、空调板、预制烟道、预制管道井等成熟装配式部件。加强装配式通用部品部件标准化建设,编制发布威海市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导则》,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组织专家完成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城源商厦、威海市群众艺术馆验收工作。年内,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04.16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的42.77%。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建筑施工企业全员教育培训规程》《建筑工程施工围挡与大门设置规范》2项威海市地方标准。2项标准对建筑工程施工围挡与大门设置、建筑施工企业全员教育培训提出明确要求,有效规范建筑工地大门、围挡设置,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教育水平和本质安全水平。组织开展建筑施工领域复工复产安全检查、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岁末年初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数10次,全市成立检查组677个,出动人员1980人次,检查企业和项目2007个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5518处,立案处罚217起,行政罚款704.18万元。

【住宅品质提升】聚焦住宅工程交付质量问题,优化商品住宅“交付验收”流程,在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中推行“先验房后收房”制度,探索“边建房边查验”模式,提前创造条件让业主全面了解、现场查验房屋质量状况,维护购房群众合法权益。市住建局印发《关于全面调整新建住宅工程质量保修期的实施意见》,对全市新建住宅工程的屋面防水、供热与供冷系统等部位的质量保修最低期限进行调整,并对地下室外墙回填土、室外入口台阶、无障碍通道和散水等部位质量保修新增最低期限要求,威海市扩面调整新建住宅工程质量保修期典型做法被省住建厅推广。

——数据来源:《威海年鉴(2023)》(年鉴出版时间:2023年8月)





分享到:新浪微博 微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