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守正创新 谱写资政服务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4-03 08:31 访问次数:信息来源:市委党史研究院史志工作科 字号:[ ]

4月2日上午9:00,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张淑云,市委党史研究院史志工作科科长任天庆、资料征集开发科科长侯志杰介绍近期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组织编写发行的《威海简史》和《威海籍域外博士(一)》等工作情况。

《威海简史》是威海市第一部简明通史,记事起自新石器时代,迄至民国,全书共计8章16万字,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历史时期,记述了各个历史时期威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展现了威海历史的特有魅力。该书集权威性、资料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必将在不同的层面上,滋养和启发各类读者,提升威海城市文化内涵,激励威海人民传承发扬干事创业热情。

《威海籍域外博士(一)》则是党史史志资政的一项创新性成果,全书共收录威海籍域外博士信息370余份,约19万字。录入该书的博士均为改革开放以来,从威海走出的学有所成的莘莘学子,他们如今身处五湖四海,或步入政坛,或潜身研学,或涉足商海,或扎根平凡的岗位,正在用专业智慧在各自领域谱写着人生的华章,为当地发展做着积极的贡献。编纂此书的目的,就是为展示这些学子的风采,并激励他们更加关爱家乡、反哺家乡,助力威海“双招双引”战略实施;同时为实现“双向奔赴”、相互成就,搭建交流的平台,畅通服务的渠道。另外,在编辑此书的过程中,先期提取了博士们的信息,编辑成《威海籍域外博士通讯录(一)》,已送市领导以及市直部门、各区市参阅;对很多博士在与编者互动时表达出的愿望与建议,通过《威海史鉴》及时呈送给领导,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初步彰显出此书资政的作用与成效。

春华秋实何寻常,如椽巨笔著华章。近年来,威海党史史志部门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撰志铭史,开拓创新,服务当代,启迪后世。广大史志工作者担当负责,积极作为,全市党史史志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党史教育读本每年都有新成果呈现给大众。市县两级志书先后出版发行,部门志、行业志、专业志、镇村志编修方兴未艾,先后出版近百部;每年都有志书入选国家名镇名村志和齐鲁名镇名村志。《威海年鉴》连续出版26年,市县两级综合年鉴实现一年一鉴“全覆盖”。《威海传统村落》《威海人文传承百问》《威海姓氏志》等40多种地情开发丛书出版发行。方志馆馆藏资料达16万册、图片9万张,年接待各类社会团体参观160多场,游客量近3万人次。威海党史史志网文字量达3000多万字,年度访问量达10多万人次。威海党史史志公众号每年向社会发布100多条。今年《威海史鉴》创刊,创新党史史志资政的新思路,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开展的党史史志“六进”活动、宣讲活动服务社会各界,有效地发挥了“存史、资治、育人”的作用。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党史国史是党执政兴国的根基与血脉,地方志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特别是年初《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印发施行,进一步激发了全党全社会学史用史热情。全市党史史志工作者将立足职责,一如既往,追随时代,秉笔直书,肩负起“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历史使命,谱写新时代党史史志新篇章。

延伸阅读

一、为什么要编纂出版《威海简史》,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特色有哪些?

威海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域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开启早期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威海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地域文化。但是长期以来对威海地方历史的研究一直侧重于近现代史,近些年出版了一系列关于甲午海战、红色胶东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而言,威海古代历史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成果寥寥,更是缺少一部贯通古今的通史。因此,编纂一部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读性的《威海简史》,展现几千年来威海民众的奋斗历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必要。

《威海简史》记事起自新石器时代,止于民国,设先秦时期的威海、秦汉时期的威海、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的威海、宋金元时期的威海、明清时期的威海等章节,将威海各个时期的历史贯穿起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展现威海地域历史的发展脉络。在本书编纂过程中,编辑人员查阅了大量史籍,进行深入挖掘,在充分理顺地方志书记载史料的基础上,多方引证其他古籍文献和历代碑刻内容,并大量采用考古成果,充分利用考古发掘和遗址调查所获信息,力图以尽可能翔实的史实为依据,描绘威海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

《威海简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一是能够在深入挖掘威海地域历史文化史实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突出时代特点、特色,深化文化底蕴,展现威海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赋予书稿较高的学术质量。二是内容简而不陋,比较清晰地展示出威海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广大读者开拓文化视野,增长历史知识。三是注重史料挖掘和史实叙述,揭示史实特点,评价历史贡献,从而赋予书稿简明翔实的内容。四是书稿尽量广泛吸收融合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站在学术前沿讲述威海历史文化。

希望《威海简史》的出版发行,既能为保护、传承和弘扬威海优秀历史文化,提升威海城市文化内涵作出贡献,又能激励威海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神,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建设更加精致、幸福、美丽的威海。

二、《威海籍域外博士(一)》编纂都做了哪些工作,在编写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2023 年 8 月,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着手启动编纂《威海籍域外博士(一)》,到今年3月编纂完成,前后不到8个月时间。编纂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名单查找阶段。编纂此类型书籍是市委党史研究院第一次,为此,在启动时进行了积极的研讨和探索。先后组织人员到市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和有关高校等座谈讨论,同时,动员全市党史史志系统,取得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先后挖掘各类人才信息。在综合全部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筛选和电话核实,取得近千名威海籍域外博士名单。

第二个阶段是资料征集阶段。拟定了《市委党史研究院关于威海籍博士资料征集的函》和《威海籍博士信息表》,在与博士本人电话联系沟通后,将公函通过微信或电子邮箱寄与博士,并积极督导复函信息。共与 600 多人进行了有效沟通,收到复函信息 370 多份。

第三个阶段是编纂阶段。在编纂过程中,各编辑人员以工匠精神对所报信息逐字逐句推敲打磨,同时将编辑完的资料通过微信、邮箱逐一返给博士本人再核实,并根据回复信息进行修改补充,确保资料的完整、准确,以求精益求精。

亲不亲故乡人。在资料征集编辑过程中,令人深有感触的是,尽管各位博士身在他乡,有的甚至远在重洋,但他们时刻心系故土,不忘乡情,在与博士之间积极的互动中,让编者深切感受到威海域外博士对家乡的热情和期盼。接到电话后,有的感叹乡音的亲切,感怀家乡的重视与惦念;有的在提供个人信息的同时,主动联系推介所认识的威海籍博士;有的表达对家乡发展的关注,表示如有需要帮忙联系搭桥等事宜,自己将义不容辞;有的希望家乡多开展一些见面座谈活动,让他们这些远方的游子能多一份与家乡亲近的机会,参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至此,更加令人感到编辑这本书的责任与意义所在。希望以此书为媒介,既能为各位威海籍域外博士聊解“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乡愁搭建交流的平台,也能为威海“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注入新的动能。

三、《威海籍域外博士》为什么书名加注(一),这项工作还有后续动作吗?

《威海籍域外博士》书名之所以标注(一),是因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威海籍域外博士有上千名,也就是说还有很多威海籍域外博士由于工作性质、人员流动、联系方式、新人辈出等原因未能编入此书。博士资料征集工作将成为动态工作任务,下步市委党史研究院将不断总结经验,本着对有关信息保密、资料提供自愿的原则,继续推进威海籍域外博士资料征集工作,力求让更多的博士资料录入今后的《威海籍域外博士》书中。

同时,也想借此机会说明,市党史史志系统还有很多业务工作是具有持续性的,比如说市县两级综合志书,都有规定的续修时间;市县两级综合年鉴都是一年一鉴、连续出版;今年创刊的资政资料《威海史鉴》已出版4期,这也将是需要连续坚持做下去的工作;还有市县两级党史已出版两卷,现在正着手启动第三卷。此外,对威海红色资源、地情资源的挖掘,对党史宣传教育、基层志指导服务等等工作,也是全方位的、持续不断的。

多出编研成果,发挥史志书籍的社会效益,始终是地方党史史志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重要任务,也是党史史志事业不断壮大的内在动力。全市党史史志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怀下,围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弘扬地情文化、放大党史史志资源效应,持续不断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党史史志成果,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党史史志文化品牌,为推动全市党史史志事业转型升级,推进威海文化强市和精致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