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奋斗自强挺直中华民族的脊梁 |
|||||
|
|||||
不了解上百年的苦难屈辱,就难以理解中国人对于独立自强的执着追求;不了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就难以理解科研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义无反顾。重温那一代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事迹,就是希望更多人能够保持头脑清醒,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地向“原始创新”进军的动力。 五、四、三、两、一,起爆!1964年10月16日,一朵巨型“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腾空而起,惊天动地的巨响宣告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载倏忽而过,新中国所经历之种种、世界所发生之种种,无不令人感慨老一辈领导人的深谋远虑、感恩那一代科研人的艰苦奋斗。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且虎狼环伺、暗流涌动。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扬言要用原子弹封杀中国,并在日本部署核武器。1954年12月,美国和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提出“台湾海峡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有权使用原子弹。一系列的核垄断、核讹诈、核威胁冲着新中国而来。 新生的共和国不可能卑躬屈膝、苟且偷生。尽管当时刚刚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消耗,国内的经济力量、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都十分落后,但老一辈领导人还是毅然做出了创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对于一个当时连拖拉机都造不出来的国家而言,要去攻克最尖端的原子弹,似乎不啻于天方夜谭。以至于有人断言:中国穷得三个人穿一条裤子,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不了解上百年的苦难屈辱,就难以理解中国人对于独立自强的执着追求;不了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就难以理解科研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义无反顾。在不被看好的外界目光里,一大批留学爱国人士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没有任何外国资料和帮助,只有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没有前沿的科学器械,只有黑板、计算尺等“老古董”。但艰苦的条件,浇不灭赤子心底的热忱—— “我愿意放弃自己搞了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改行从事国家急需的工作,我们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周光召向相关部门主动请缨,并在“改行转岗”后开启了长达19年的“秘密工作”; “我愿以身许国!”王淦昌在面对隐姓埋名的要求时义无反顾,并改名“王京”在国际物理学界消失了17年; “我愿意!”“我愿意!”“我愿意!”王承书在历尽艰难回国后,被问到能否开辟热核聚变这一陌生领域、能否转行从事高浓缩铀研制、能否为国家的核事业隐姓埋名一辈子时,她以三次干脆的回答明志。 …… 淡泊名利、矢志报国,正因心有所向,这一代科学家对艰难困苦甘之如饴。正如钱三强所说:“曾经以为是艰难困苦的关头,却成了中国人干得最欢、最带劲、最舒坦的黄金时代。”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描述这颗“争气弹”时,人们总是写下这样的文字:“有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使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新中国的安全无虞,离不开以原子弹为代表的一批国之重器的庇护。有学者认为,原子弹既是“战争恶魔”,也是“和平天使”,正是在核恐怖平衡法则的主导下,大国之间维系了长达70多年的持久和平。如此来看,当年“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的判断是何等清醒。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一个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显然不会再被人轻易威胁,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并非虚言,“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的铁律没有改变。中国从来都是西方好战者们处心积虑针对的目标。如今面对中国的复兴态势,“贸易牌”“台湾牌”“南海牌”更是一张接着一张,目的就是羁绊和打乱中国前进的节奏。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打压也许还有别的花样,但不管怎么样,怕是没有用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有自己的硬核实力。 这里头,国之重器依然发挥着压舱石作用。近些年,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中国创新捷报频传。但我们也深知,当下中国科技发展现状,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光刻机、芯片、生物技术等一些“卡脖子”领域,成为潜在的风险来源。当此之时,重温那一代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事迹,就是希望更多人能够保持头脑清醒,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地向“原始创新”进军的动力。 今天的中国,拥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好的创新基础、创新条件与创新资源。相较老一辈科学家,当代科研人特别是青年一代成长于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确实没有经历过山河破碎、家国危亡之痛。但大家依然明白一个道理:有国才有家,只有与国家同心同向、同频共振,才能守护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在乎的一切。几十年过去,拳拳赤诚依然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流淌,依然会有那么一批人,回答:“我愿意!”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诚如这首歌中所唱,“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我们不会忘记每一位家国命运的守护者,历久弥新的“两弹一星”精神也将引领中国人挺进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来源:《北京日报》2024年10月16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