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石山突围战英雄群体的壮举谈抗战时期牟海抗日根据地的党群军民关系
 
发布时间:2021-05-07 08:59 访问次数: 作者:孙同海信息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 字号:[ ]

现乳山市是1941年3月析牟平县南部、海阳县东部而置的牟海县,1945年改称乳山县,1993年8月撤县设市。乳山建县虽然只有70多年的历史,但乳山是个党群、军民关系融洽,双拥氛围浓厚的红色土地。无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年代,党群关系、军民关系融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在这里很有传统。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从马石山突围战英雄群体壮举的史实中,考察抗战时期牟海县抗日根据地的党群、军民关系,这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群、军民关系,将会提供更多的历史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一、英雄群体舍生救民的自我牺牲精神彰显了人民军队的宗旨

1942年11月8日,日本驻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茨亲临烟台,从青岛、烟台、莱阳等地抽调大批日、伪军,又纠集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秦毓堂等部共计2万多人,在飞机、军舰的配合下,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实行拉网合围式大“扫荡”,妄图消灭胶东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党政领导机关。11月17日,敌人由青岛、高密分乘汽车数百辆,沿烟(台)青(岛)路、烟(台)潍(坊)路向莱阳、栖霞、福山等地大量增兵。21日,莱阳、栖霞、福山之敌全部出动,在投降派赵保原、秦毓堂等部的配合下,以两万兵力合围以牙山、马石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在敌人“扫荡”前,牟海县委、行署遵照上级“保存有生力量,保卫根据地,分散活动、分区坚持,粉碎敌人的扫荡”的指令,于10月5日发出了《关于立即行动起来做好反“扫荡”的指示》,进行了全民总动员和部署。自卫团进行破路,各群众团体进行以藏粮为主的“空舍清野”,民兵进行打击敌特和汉奸的活动,县大队、区中队也都做好随时打击敌人的准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反“扫荡”中去,各村普遍实行“坚壁清野”,以“三空”(搬空、藏空、躲空)对付敌人“三光”(烧光、杀光、抢光)。

21日,敌人合围海阳、牟海、栖霞、牟平交界的马石山区。马石山主峰海拔467.4米,山势蜿蜒险峻,岭长谷深,山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此时,被围在“网”内的除群众近3000人外,还有八路军的零星部队、民兵、部分地方工作人员及八路军伤病员。

23日,日军5000人在马石山地区收“网”。正当数千名群众身陷绝境、走投无路时,被围在“网”内的八路军指战员和地方武装挺身而出,在不同位置发起了救援人民群众的突围战,谱写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篇章。下面分别简述几个英雄群体的壮举:

十八勇士  胶东行署公安局警卫连指导员王殿元、三科科长唐慈带领战士往返7次,掩护引导1000余名群众突围脱险。当他们再次返回包围圈时,天已大亮。为了吸引敌人兵力,让更多的群众冲出包围圈,王殿元、唐慈把队伍中伤病员疏散后,带领剩下的16名战士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同敌人激战,子弹打光了,便以石块做武器,从清晨一直战斗到中午,连续打退敌人5次冲锋,毙伤日、伪军100余人。最后,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主峰进逼,王殿元等18名勇士与敌展开白刃战,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十勇士 去东海执行任务途经马石山的八路军第五旅十三团三营七连六班10名战士,看到百姓遇难,心急如焚。在班长的带领下,也于23日夜连续三次进出火网,掩护了近千名群众转移,拂晓前第四次冲进包围圈时,日军开始总攻了。十名战士节节抵抗,最后只剩下班长和机枪射手赵亭茂等3人,日军蜂拥而上企图活捉。3人抱在一起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来敌同归于尽。这就是在中国抗战日战争史上与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齐名的“马石山十勇士”群体。

军分区独东海立团二连一排 连续两次冲进包围圈,救出数百名群众,当第三次冲进包围圈时,天已大亮,排长许书礼和十几名战士被围在东马石山顶,弹尽路绝,壮烈殉国。

胶东军区十六团一营在马石山南坡组织千余群众突围,第十六团政委张寰旭等牺牲。该营三连一排掉队后,刘指导员带领战士们在马石山北麓组织三批群众数百人突围脱险后,24日拂晓被敌包围,最后弹尽力竭,壮烈牺牲。

以上四个英雄群体,他们中除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第三排干部战士是奉命在马石山地区同群众一起坚持反“扫荡”外。其余都是被动地被包围在网内或执行任务遭遇敌人“扫荡”的。可面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将要受到威胁时,他们做出的选择是一致的,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带领群众突围。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人民军队的宗旨,这就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其唯一宗旨。早在红军创建之初,毛泽东就提出红军建军的目的是“挽救民众疾苦”、“为工农群众打仗”。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是为人民求解放、求发展的事业。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是共产党人及其所领导的军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人民军队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保持着不可分离的血肉联系,是我们这支人民军队的特色。除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支军队没有也不允许有超越于人民之上的特殊利益。它与人民的这种骨肉之情和鱼水关系,是永远无法分离的。

二、抗战时期牟海县的人民群众真情为党奉献、为军队付出

在抗战初期,政治上获得翻身、经济上获得土地的牟海县人民,从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中,把党和军队当作自己的主心骨和自己利益的代表,心甘情愿地为党奉献为军队付出。在县委、行署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踊跃参军支前,做到了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要物出物。当时胶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军政学校、兵工厂、医院、育儿所、服装厂等都设在群众基础较好的牟海县境内,牟海县人民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她。

抗战期间,牟海县人民群众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先后参加境内解放南黄、胡八庄、午极、崖子、海阳所、黄村、腾甲庄等战斗。他们大力支援我军作战,表现了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自我牺牲精神。至1942年底,全县民兵配合八路军作战百余次,单独袭击敌人50余次,缴获各种枪支90余支、手榴弹60余枚,子弹千余发,俘敌百余人。

为做好“优抗”工作,按照县委、行署的指示,各村对抗日军、工、烈属之土地实行助耕代耕优待,对优待照顾后生活仍有困难者,根据情况分别给予定期补助和临时补助,各村群团组织还把抗属的挑水、烧草、磨面等活计全部包了下来,全县形成“抗属光荣”的气氛。村村都制定了拥军公约。有的村群众还自发做出“为抗属苫房子、做零活、打农具、看病不要钱”的承诺。仅1943年,牟海行署对全县2795户抗属发放优待粮32.86万斤、款20万元。对抗日阵亡军人家属每年发给抚恤金500元。并发送慰问信,激发全社会抗日热情,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贡献。

全县普遍开展“劳军”运动,井子村贫农冷琴连身无分文,他就把上山打几天草卖的20元钱全拿出来“劳军”,说“八路军在前线不怕牺牲打日本鬼子,我出点力是应该的。”浪暖村一个青年妇救会员,把自己的新被子拿给八路军战士盖,别人说“把出阁的被拿给别人盖不好”,她回答说:“八路军战士盖了比俺男人盖了还好。”

为支援抗战胜利,牟海县委、牟海行署积极动员适龄青年参军参战,出现了许多母送子、妻送郎、姐妹送兄弟参军的动人场面,崮头村的一位李姓老人,把养老女婿也送到部队。抗战时期乳山有3032人参加了八路军,有1072名优秀儿女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2年11月,日军对我胶东根据地进行拉网式大“扫荡”时,胶东育儿所的二三十个孩子被包围在马石山一带,育儿所的全体工作人员和奶母们提出的口号是:“宁肯牺牲自己,也要保住孩子,人在孩子在。”

在反“扫荡”中,奶母宫元花同育儿所的工作人员李玉华一起,抱着刚满周岁的福永躲在凤凰崖一带的山上。冬天的山上冷得刺骨,宫元花把孩子包在自己的棉衣里,让孩子的脸紧贴着自己的胸口,与李玉华对面而坐,两人用身体温暖着孩子。

1942年9月,东凤凰崖村奶母姜明真,为了哺育子弟兵的孩子,她毅然给自己刚满八个月的孩子提前断了奶,从育儿所接过刚满两个月的福星。她说:“孩子的爹妈都在前方打鬼子,咱给他们哺养孩子也是为抗日尽点力。”不久,日军“扫荡”时,她和婆婆带着福星和自己的孩子藏到山上。两个孩子,只要喂一个,另一个见了就要哭闹,为了避免哭闹暴露目标,她先让婆婆照顾着福星,却把自己仅10个月的孩子送到另一个山洞里。当她刚刚返回福星和婆婆藏身的山洞时,敌人就开始轰炸,她紧紧把福星护在怀里。在敌机轰炸的间隙,她清楚地听到自己孩子凄惨的哭声,婆婆心疼得硬要出去看看,为了福星,她忍痛劝阻着婆婆:“妈,你千万别出去,你出去要是被搜山的鬼子发现了,不仅你自己遭到不幸,福星的性命也难保了。”婆婆只好噙着眼泪咬牙坚持着。直到鬼子撤走后,她和婆婆用手扒开山洞,看到自己的孩子的手脚鲜血淋漓,嘴角边还往外流着鲜血。孩子最终因为惊吓,回家几天就夭折了……姜明真从此把全部的母爱倾注在福星身上,把福星喂养到三岁,将一个健康的孩子交给了福星的父母。

东凤凰崖村奶母初连英,1942年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小的孩子正在哺乳期。主动到育儿所抱回一个叫“爱国”的孩子奶养。有人问她:“你的孩子那么小,断了奶行吗?”初连英说:“爱国的爹妈为了咱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舍得扔下亲骨肉,我给她们带带孩子,自己的孩子吃点苦算什么?”

在当时,年迈的老人也在尽着自己的一点力。东凤凰崖村奶母沙春梅抱了育儿所三个月的小春莲奶养,年迈的婆婆为了让儿媳专心带好孩子,把家务活全揽下了。春莲五岁时,前方的父母把孩子接走了。

1952年7月,胶东育儿所完成了历史使命,移交给乳山县。当时在所的132名孩子,其亲生父母来领孩子时,孩子们都不愿意离开“奶母”,场面感天动地。10年间,育儿所的孩子,即使在侵华日军残酷的“扫荡”中,也无一损失。当时麻疹、白喉等传染病流行,而育儿所的孩子,也无一因病夭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没有超常的精心付出是不可能的。当时的军政领导人动情的说:乳山母亲,用母爱创造了人间奇迹!

抗日战争时期,牟海县不少妇女把自己的亲人送上前线后,在后方勤劳地生产粮食、纺纱织布、缝军衣、做军鞋。涌现了一大批拥军楷模,“陈大娘”便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陈大娘”她名叫梁喜友,因丈夫姓陈,人称“陈大娘”。1920年邹县大旱, 全家为生活所迫离乡逃荒,于1939年定居今乳山市冯家镇汤上村,以给地主看庵和租种土地维持生活。

1941年,她参加了妇救会,因工作积极,被推选为妇救会长。这位从苦难中熬过来的妇女,对完成党和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有着使不完的劲。是年,陈大娘带头把自己刚成年的二儿子陈全德送上了前线。在她们母子的带动下,本村许多适龄青年纷纷报名参军上前线。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向胶东解放区大举进攻时,陈大娘又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在校读书的15岁的小儿子陈全贵送上了前线。而她自己,则和乡亲们一起纺线、织布、缝军衣、纳鞋底、做军鞋,通宵达旦,眼睛熬红了,手上磨起了血泡,也不停歇。

陈大娘不仅先后送了两个儿子参军,而且还挨门逐户动员青年参军,组织民工支前,发动妇女护理伤病员,帮助4名革命残废军人促成了婚事。仅一个夏季,她组织全村妇女织布300多匹,缝军衣320多件,纳鞋底、做军鞋700多双,再次被评为县劳动模范。

作为军属的陈大娘,她谢绝了村里助耕优待,在带领全家老小完成自家耕种的同时,又帮助其他烈军属、困难户耕作,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陈大娘她把党和军队给她带来的政治经济利益化作无尽的力量,记党情,报党恩。虽然自己的孩子没有享受到多少母爱,但她却把她的“大爱”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

三、从抗战时期党群、军民关系引发的思考

保持党、军队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军队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优良传统。过去,我们依靠它,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夺得了全国政权,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今天,面对实现中国梦的艰巨任务,我们更要保持和发展这种政治优势,更进一步密切党群、军民关系,使共产党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我们应该从抗战时期党群、军民关系的伟大实践中得到新的启示。

(一)继承和发扬党群(军民)的血肉联系,关键是要教育党的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党的十八大指出,“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我们的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关”,要弄清楚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共产党掌权为了谁,怎样才能掌好权、用好权。党群、干群关系不协调,矛盾的主导方面在党员干部,根本原因在于党员干部没有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战争年代,当党员干部就意味着吃苦、流血、掉脑袋,没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首先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胸怀,是当不了党员干部的。同时,由于反动政权威胁和艰苦的战争环境,党员干部脱离了群众就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也没有。

权力的使用有两重性,如果它和人民利益结合在一起,可以成为为人民谋利益的工具;如果它同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变为为自己谋私利的特权。历史和现实反复教育我们,在执政的条件下,我们党的各级干部一定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绝不能把“职权”变“特权”。认识权力的两重性,就是要防止把权力变成个人的特权,要防止权力的“商品化”,禁止搞权钱交易、“等价交换”,决不允许党的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人、财、物”的实权,吃拿索要,或者到处送礼、收礼,跑官、要官等。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滋生的消极腐败现象,已经成为损害党群关系的一个严重问题。

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腐败现象,有种种复杂的原因,其中缺乏对权力的有力监督,特别是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党的八大就强调“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实质上就是强调要对执政党、对党员干部的权力进行监督。监督有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法律监督、党规党法的监督、国家机关的监督、舆论监督等等。但最为重要、威力最大、最为经常的还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因为任何一个党员、干部都生活、工作在群众之中,谁好谁劣,谁廉洁自律受人爱戴,谁以权谋私,群众一清二楚。所以,建立和健全群众对干部权力的监督机制极为重要。

(二)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处理好党群、军民关系的首要问题。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党制定纲领和路线的出发点,是党忠实地代表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以这一目标来确立党的纲领路线的。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就是从党给他们自身带来的政治经济利益的变化中,才认识党是他们利益的真正代表,并情愿为党工作,为军队付出。这从抗战时期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拥政拥军史实中可得以证明。

在革命根据地,党不仅发动和领导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而且办教育,赈饥荒,修桥筑路等等,凡是有关人民疾苦的事情,都去关心,凡是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努力创造条件去解决,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支持革命的热情。毛泽东对此讲得很深刻:“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党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必然给党以加倍回报。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发展生产力已经成为我们党的根本任务。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党带领人民努力把经济搞上去,尽快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是党执政以后处理好党群关系的首要任务。如果经济搞不好,其他问题便无从谈起。

建国以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由于忽视了发展生产力,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这就不能不损害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是我们党所以得到群众拥护的根本所在,是新时期党群关系的主导方面。

(三)正确调整改革中利益格局和利益矛盾,是当前密切党群、军民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必然带来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使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出现新的情况,并带有过去不曾有的复杂性。既然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多元化,利益主体就必然多元化;既然要实行按有效劳动分配利益以提高效率,那么人们的收入就必然拉开差距;既然要实行市场竞争,那么必然会出现一些人受益或受损等问题。如处理不当,一些利益矛盾就会尖锐地表现出来。为此,必须正确调整改革中的利益格局,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这既是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问题。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群众利益就是我们党的最大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事业成败的高度来增强群众观点,真正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天职,把实现群众的愿望作为最大的事情。要始终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作为大事,满腔热情地去做。为群众办事,既要解决那些关系全局的事,也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难事。全面辩证地理解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的关系。根本利益是指人民群众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具体利益的总和。因此,认真研究并努力实现群众的具体利益,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题中应有之义。党处在执政地位,党群关系往往集中表现为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有新的变化,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党群关系。

如果说,血肉相连的党群、军民关系,在战争年代主要表现为鱼水相依,那么在党执政之后,除了要继续保持这种关系外,我们一定要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记取苏联、东欧一些共产党由于脱离群众而导致的“翻船”“垮台”的教训,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