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起御敌 打赢威海保卫战
 
发布时间:2021-12-07 10:26 访问次数:信息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 字号:[ ]

当全国人民沉浸于抗战胜利的喜悦、期待和平曙光到来之时,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撕毁和平协定,挑起大规模内战。1947年10月至1948年3月,威海党政军民同仇敌忾,坚定勇敢地投入战斗,取得了威海保卫战(当时为威海卫市,按照约定俗成的称谓,本文简称威海)的胜利,涌现出邹立欣、乔聚会等一批著名战斗英雄。

       一、威海保卫战发起背景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的支持下,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开始对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开始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1947年秋,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遭到惨败后,蒋介石制定了“九月攻势”计划,由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率“胶东兵团”16个旅、兵力18万余人,进攻胶东解放区,妄图消灭胶东半岛的人民解放军,“封锁渤海港口”,切断山东与东北等解放区的相互联系和支援。

面对严峻形势,威海卫市委、市政府积极备战。东海各县市成立战时指挥部、支援前线指挥部,各区、村成立支前组织。市政府发布《告威海卫城市同胞书》和《紧急备战训令》,号召全市人民随时准备打击来犯的国民党军。为加强地方武装力量,东海军分区在威海重建独立二团、独立三团,威海重建指挥部和警卫部队,充实各区区中队,组建三支武工队。东海军分区组织东海各县民兵英雄、战斗模范和爆破能手,成立200多人的远征爆炸队奔赴威海。市人民武装部组织公路两侧村庄的民兵,成立东、西两路民兵爆炸队。胶东军区先后派出有战斗经验的昆山等部队赶赴威海。文登、昆嵛、荣成、乳山县委指示子弟兵团集结待命,配合主力部队。市委成立对敌斗争委员会等组织,派遣敌工人员,建立秘密交通站点。公安机关肃清敌特分子,抓获潜入威海的国民党军统“青岛站威海组”敌特分子。临战前,市委责成第二武工队镇压少数危险分子。市委、市政府精减市、区两级机关,党政机关、公营企业和新华书店、中学等向内地迁移。

       二、威海保卫战主要战况

1947年10月3日,国民党整编第二十五师一○八旅三二二团在土顽和还乡团的配合下,从烟台向威海进犯。被击退后,改由海上乘3艘舰艇进犯威海。6日,国民党军舰驶入威海港北口,占领刘公岛,并于合庆村东半月湾至东山脚下登陆,占领东山公园、棉花山一带。

东海军分区司令员彭栋才来威部署战斗,决定趁敌立足未稳,迅速组织反击。东海军分区一、二、三团奉命赶赴威海参战。14日晚,威海警卫营和东海独立三团一个连进攻棉花山,毙伤敌百余人。16日晨,国民党军出动500多人进攻雕山,东海军分区二团二营、三团连续打退国民党军4次进攻,毙伤敌200余人,17日晨,解放军因弹药缺乏撤出,国民党军占领雕山。17日晚9时,东海军分区独立一团向棉花山一带反击,夺回东山公园,占领棉花山制高点,国民党军几次向山顶反扑均被击退。

10月28日,胶东军区昆山部队奉命赶赴威海参加保卫战,进驻远遥村。昆山部队指挥威海第一、第三武工队和东海远征爆炸队,在松顶山下孙家疃村附近布设地雷阵,11月5日,仅用半小时就打退了国民党军的抢粮队,毙伤敌40余人。

古陌岭地势险要,是威海市区北端的屏障。10月15日晚,国民党军兵分两路出击古陌岭。东海军分区部队英勇阻击,击退敌人4次冲锋。10月18日,敌三二二团又向古陌岭进犯。担任阻击任务的独立三团三营八连从早晨打到下午,打退国民党军8次进攻。敌三二二团登陆后一个多月,一直被东海部队和威海地方武装围困在棉花山阵地。11月15日,国民党整编第八师师长李弥派全部美式装备的一六六旅接守三二二团防区。17日拂晓,国民党军在炮火和飞机的掩护下,再次向古陌岭正面发起猛攻。独立二团一营在腹背受敌、伤亡严重的情况下,拼死英勇反击,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进攻。下午4时,一营撤出古陌岭阵地。

古陌岭战斗后,东海军分区司令部迁至后里口,前线指挥部移驻田村。独立二团奉命防守塔山、里口山等高地,独立三团、威海地方武装及三支武工队和昆山部队等分别部署在田村、仁柳庄、寨子、北竹岛、金线顶等地。

从11月下旬到1948年1月上旬,两军在市区展开拉锯战。白天,国民党军进入城内大肆骚扰,搜索抢劫,破坏工厂和商店。夜间,人民武装队伍深入城里,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12月9日夜,独立三团对槐云北山敌阵地发起攻击,摧毁地堡18座,毙伤敌100余人,俘敌10余人。1948年1月至2月初,威海守军在城东南、城南门构筑工事,在城里散发《蒋军投诚通行证》,举办“救苦救难展览”,对敌展开群众性政治攻势,组织射手深入城里,同敌人巷战。此外,东海军分区部队和威海地方人民武装还经常对国民党军前沿阵地进行袭扰、进攻、炸地堡,搞得敌人进退维谷。

经过半年较量,国民党军仅占领了市区以北23个村庄,再也无力发动进攻,正像当时新华社评论描述的那样,“既难死守,又难逃走,处境险恶,好不发愁”。3月30日,敌军一面放炮佯攻,一面派10艘军舰从烟台来威组织撤逃。威海守军发现敌军逃窜,即刻全线出击,截获3只木船和六七十名勤杂人员及家属。至此,历时半年的威海保卫战胜利结束,国民党军占领威海的企图彻底破灭。

威海保卫战是在没有主力部队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威海人民用自己新组建的地方团队和武工队、民兵,拖住了国民党军装备精良的一个旅的兵力。威海保卫战期间,荣成、石岛沿海各港口始终与东北保持联系,粉碎了国民党军切断胶东各港口与东北海上联系的企图,为保卫胶东解放区、保证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人民是威海保卫战胜利的坚强后盾

威海保卫战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除了指挥得当、战术运用正确、我军参战部队英勇顽强等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威海保卫战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威海保卫战期间,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全力助战迎战。市政府组织民兵和群众累计20余万个工日,在沿海地区和纵深山头修工事、挖交通壕和掩体,构筑起防御体系。昆嵛县子弟兵团500余人到威海协助驻军修挖工事。城区、市北区实行坚壁清野,城区前沿村庄周围设置鹿砦,围堵村道路口,全市6万多民兵严阵以待。

1947年秋,胶东区发出“节衣缩食,集中全力支援战争”的号召。广大职工每天自愿工作10到12个小时,最多达14个小时,自愿捐献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工资支援前线。广大农民多缴粮、多卖油,保证部队和民工的粮油供应。广大市民自愿献金、献银、献物,仅献金银就达130多斤。市委、市政府从土改复查果实中存储部分战备物资,组织支前供应社采购物资供应部队。全市党政军民为保卫胶东、保卫威海竭尽全力,筹措了大量战备物资。

东海地委、专署从文登、荣成、昆嵛、乳山、牙前、海阳等县调来大批担架队,组织威海、文登、荣成、昆嵛等县民工成立6个常备担架队,随军行动。威海组织临时担架827副,4900余人;运输队398个,4000余人;救护队180个,1900余人;消防队、检查站(防奸防特)12个,190余人。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组织50多名知识青年,成立战地服务团。各村青妇队、自卫团、妇救会昼夜轮流放哨,设置路障,盘查进出人员。沿海地区民兵每晚在百余里的沿海防线上巡逻、站岗、放哨。威海人民的全力支持是威海保卫战胜利的坚强保障。

威海保卫战的胜利,使威海地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区。随后,威海军民响亮喊出“要人有人,要粮有粮,人人立功,事事立功”的口号,积极投入到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滚滚洪流中。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