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卿(1833.5—1905.12)
 
发布时间:2021-01-22 15:05 访问次数:信息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 字号:[ ]

       李尚卿(1833.5—1905.12) 字子仁,海阳县常疃村(今属乳山市乳山口镇)人。幼时勤奋好学,弱冠之年即在乡里文名大噪。后屡试不第,徙辽海、承德从教谋生。清同治九年(1870),在承德参加乡试中举。光绪三年(1877)中进士,为三甲第 115 名,随即补授湖南安化知县。光绪八年(1882),任新宁知县。清正廉明,甚有政声。光绪十一年(1885),任江华知县。光绪十四年(1888),改授邵阳知县。刚到任时,遇京城差官巡视邵阳,他以葱汤、麦子饭相待,差官大怒,将桌上饭钵摔碎。他从容捡起碎钵,请差官走到窗口,指着窗外农舍感慨诵道:“麦饭葱汤君莫嫌,瓦钵粗碗亦堪怜,请君抬头四处望,多少人家未生烟。”差官听后,自感惭愧。次年,县民在县衙前为其立“李子仁德政碑”,碑文称:“调伊县邦,具多善政,沾濡厚泽,愧涓滴之莫酬,镌勒贞珉,并河山而不朽。”离任后,县民在城东门外为其铸铁质“李子仁去思碑”。他得知后,作《留别邵阳士民》诗十四章,其一曰:“云霓相望几多时,捧檄驰来竟未期,九月匆匆成底事,岘山羞对路旁碑”。a 光绪二十一年(1895)起,相继任醴陵、湘潭知县,每到一县,必先肃整讼师衙役,平反冤狱,抑制豪强,革除陋弊。任湘潭县令 9 个月便结案千余。他见县民徭役繁重,下令革除苛捐杂税,蠲免兵款 1 万余贯。因其操守廉洁,勤 政爱民,抑制豪强,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朝廷,誉其为“天下清官第一”。光绪三十一年(1905),擢升衡州知府,授朝议大夫。上任途中患病,以疾解任。是年 12 月,病逝于长沙,灵柩归故里安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