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丨营商环境再优化 政务服务更便捷
 
发布时间:2021-01-21 11:19 访问次数:信息来源:威海新闻网 字号:[ ]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更大力度抓好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打造让企业放心、安心、舒心、顺心的营商环境。

2021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深化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智能化,打造效率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的办事创业环境,以“服务指数”换“发展指数”,全力助推“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

政务服务满意度继续保持99%以上

前几天,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网课”,9名精通审批业务的“行家”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分别对各区市、开发区承接19个“市县同权”事项的135名业务骨干进行培训授课,确保事项放得下、接得住、办得好,让企业、群众享受到更多就近化的办事服务。

“市县同权”改革正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步。2021年,我市将继续大力推进“市县同权”改革、省级委托事项办理、市级划转事项办理等工作,标准化梳理下放或划转的审批事项,推动事项的环节、材料、时限、费用及跑腿次数“只减不增”。同时,坚持一体贯通的标准化体系,将市县镇村四级事项全部纳入省管理系统,推出一批更精简的服务标准、“零基础”模板,实现同一事项对申请人、受理人、审批人“一个样”,互联网端、移动端、自助设备、实体大厅“一个样”,市县镇村“一个样”,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好办”转变。

同时,我市将进行市县镇三级无差别“一窗受理”规范化再升级,落实工作规范、业务办理标准和流程规范等制度文件,推动大厅运行、审批行为、流程规定、仪容仪表等“服务属性”更具规范性,实现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一次放心办”。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区市“闭环审批”,全年共下沉办理用地规划等业务625笔,企业跑腿次数减少了2/3;全市规范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18个产业类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压减审批时限600多个工作日……2021年,我市将继续在全市范围规范化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区市全链条闭环办理,并与“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及施工许可“五证合一”等改革做好结合文章,融入“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跟到底”服务模式,充分激发项目审批规范、便利、高效三者“叠加效应”,助力项目审批提速、开工提前、建设提质。

政务服务有效与否,营商环境改善与否,应交由企业和群众来评价。对此,我市将继续在线上线下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把政务服务优劣的评判权、监督权全部交到企业群众手里,由企业群众说了算,让每个政务服务事项均可评价、每个差评都能得到整改,从而确保政务服务满意度继续保持99%以上。

全市行业综合许可范围扩展至50个行业

1月13日临近下班时,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内依旧一片忙碌景象。威海汽车站将于1月14日整体搬迁后正式运营,但在那之前,他们还需拿到《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之前我们就介入辅导过,实行‘告知承诺+延时服务’,因此当天只要审查合格就可以发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提前介入辅导、告知承诺制、延时服务……2021年,我市推出249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将全市行业综合许可范围扩展至50个行业,制定涵盖范围更广,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使用频次高的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对多个关联审批事项“打包重组”,提供更多套餐式“一件事”主题服务。在巩固提升原有上门办、预约办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帮办代办服务范围,延伸服务触角,让更多服务事项办起来更舒心。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我市还将继续推行服务下移,完善建设“基层一窗”,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一站式”“家门口”就近便利办事服务。

推进政务服务由传统审批向智能服务转变,是我市营造便利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市引入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推行企业开办“掌上登记”“智能登记”,以全程“零见面”“零跑腿”“零成本”服务,力促开办时限由0.5个工作日全面压缩到1个小时左右。同时,深入实施工程建设项目、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并推出100余项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实现“秒批秒办”“一键直达”,提供“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在线服务,让办事像网购一样顺畅。

建立并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2021年,我市将积极完善以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争取省交易中心“山东省出口转内销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全省首个地级市分站——威海站,加快推进“移动端投标”“爱山东APP”公共资源板块建设等方面工作,努力建设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曲黎悦 孙柯/文 资料图)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