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石山战斗亲历记 |
|||||
|
|||||
我叫于福田(曾化名于尚志),1921年出生,现年94岁,籍贯是山东省莱州市驿道镇东赵村(又叫东赵大队小洼村)。1938年自愿参加革命工作,一开始是跑乡公所、干联络员,负责给共产党的部队送粮食、柴火等。1939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县委共产党秘密组织捉奸队,并在胶东区党委(林浩任胶东区党委书记)负责收发各区(东海区、西海区、南海区、北海区等区)机要文件。期间,我常常一个人频繁地穿越穿梭在鬼子据点林立的胶东大地。有时是步行执行任务,有时是挎着匣子枪骑着战马飞奔。又去社会部便衣特务队(秘密地下党)工作(于克恭任社会部部长),当时我佩戴的武器是一支手枪、4个手榴弹。从社会部调警卫员,又去给于己午当警卫员。于已午是牟平人,是西海区党委书记。又调去给林浩警卫班任副班长(正班长外号叫刘大嘴,名字记不起来了)。又在胶东抗大学习半年,专门学习射击、投手榴弹。之后分配到胶东区公安局警卫2连(指导员是王殿元,副连长是招远人王吉庭),当了3排9班的班长。全班包括我共12个人,我领着的11个战士,印象中都是些十五六或十六七岁的年轻战士。当时习惯按照各人的姓氏称呼小李、小王、小张等,名字记不起来了。当时班中我年龄最大,但也就21虚岁。 1942年冬胶东大扫荡时,我是胶东公安局警卫2连3排9班的班长。当时,日本鬼子大扫荡采用的是“铁壁火围”战术(鬼子所到一地,就到处点火、放火,所以叫火围),部队为了反扫荡各有作战任务和活动区域。正规主力部队或大部队都巧妙地跳出了鬼子的“大网”。根据上级部署,我所在的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坚持在中心根据地进行反“扫荡”斗争。除此之外,尚有主力部队的少数战士因各种原因没能跳出包围圈。当时,我们警卫2连3排共有7班、8班、9班三个班。我们三排被分为两部分,7班和8班随指导员王殿元行动;我任班长的9班、公安局的侦察班,是跟着胶东区公安局的人事科科长韩民(胶东公安局一科科长)行动。 头天晚上突围时,韩民与侦察班的同志在前面,而我带领全班负责殿后。前面的韩民他们碰响了敌人的铃铛,被鬼子发现,但是韩民和侦查班的同志还有一部分老百姓及一些干部还是突围出去了,韩民挂了彩。而当时因为我们班在后面掩护他们,仍被鬼子堵在包围圈里。我们班的12名同志,全部弹尽粮绝,被迫撤到马石店西南山洞里。那里也有老百姓,得到老百姓支持我们换成便衣(当时有个叫冯玉明的人是莱州人,现在不知道在哪里)。我穿的是一件大褂,我班的战士因为年龄小,所以也有穿女人的那种偏口襟褂的。 第二天,我看到鬼子在山顶上(是马石店西南的山),快12点钟的时候(趁鬼子吹号吃中午饭的时间)我领着11个人,带着洞中的老百姓,指挥他们从山洞里爬出来。山很高、很陡、有梯田,顺着梯田就像靠着墙那样跑。爬到半山腰时,被山顶上的日本鬼子发现了。敌人立即开枪,当时朝我打来三枪,清楚地听见子弹“嗖、嗖”地从耳边飞过,其中一枪把我的帽子打飞,我卧倒指挥他们沿着山崖快跑,最后我们9班的12个战士及部分老百姓(多是年轻人,约有四五十人)跑了出来。跑出来以后,我们在一个树林里隐蔽起来(老百姓分散各自回家),之后脱险。 在马石山另一个山头,鬼子逐渐合围上来。王殿元带一部分(是警卫2连3排7班和8班的战士)撤退到山顶,与鬼子整整打了一天。他们依托石头墙坚持战斗,鬼子始终也没能冲上来且死伤不少。鬼子出动了飞机,投了燃烧弹,最后终因寡不敌众,战士们被鬼子投的燃烧弹烧死了。 战后我带领我们全班12个人到马石山上,看见遍地战火烧焦的那样,约有二三十名警卫连的战士牺牲在这里了(包括正副排长、文化教员),人被烧得焦黑,非常惨。王殿元不是被烧死的,为了不当日寇俘虏,王殿元是用手榴弹炸后脑壮烈自杀的。牺牲前王殿元把当时整风的文件撕毁,把驳壳枪的零件拆卸开,散落在地上。看见眼前的情景,我和我们班的这些小战士们都哭了。之后,是我带领全班边哭边折了些松树枝子把我们指导员王殿元的遗体遮盖住的。当时战火纷飞,牺牲了很多同志,当时叫马石山惨案。 我率领全班12人机智突围(有人说警卫连三排在马石山上全部牺牲是不恰当的),我班就是死里逃生的。就是在这次马石山惨案(战斗)中,我到现在脸上留有伤疤,差一点把命送掉。我班12个人没有牺牲(除我之外的其他一名小战士,我已记不清名字了,也不知他们现在可好。还有战争年代其它时期并肩战斗的战友们,我非常想念他们)。马石山北有个田家村。根据上级的指示及事先约定,突围后我们在那里集合。我们在那里住了有五六天,找机关。就是在这里,我又再次遇见了冯玉明,在一个小村找到机关(什么村记不起来了),找到了领导韩民。分配我去了侦查2科做便衣侦查工作(战后,我们警卫连的部分同志,被编制到主力部队,可能是十六团),韩民把最好的匣子枪给了我。印象中的同事有田家村的沙淑华、海阳县圈里的张书德(可能是现在的石头圈黄村)、文登的高敬志,还有一个叫刘延庆的是莱州满家亭子人,约十几个人。后来(大概是在日本投降后)组织又安排我和张书德在烟台公安局工作,局长叫姜大(或者还有个其它的名字),哪一年忘了。经烟台公安局张书德科长介绍,我又到华东警官学校学习半年后,调济南市公安局一分局工作,直到建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我与党是同龄人。是共产党坚持领导了敌后抗战,打败了小日本,又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以此文缅怀牺牲的战友、先烈,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也希望通过此文,能寻找到昔日的战友(不仅限于马石山战斗时期的战友,也不仅限于我的9班的战友,而是整个战争年代的各个时期的战友),以在有生之年能有机会再述当年那血与火的战斗情谊。因为战争年代的特殊性,所以那时我的名字有时用于福田,有时用于尚志,两个名字是交替使用的。因此,当时并肩战斗的其他同志也有可能是使用化名,也有可能使用真名,甚至此文中他们的名字也可能是同音不同字。 虽然马石山惨案离我们已经过去70多年了,我也已是94岁高龄(很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健在的参战者),但是每当回忆起这场战斗,一提到马石山惨案,就仍然是常常梦见打仗,自己就控制不住在梦中呼喊。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