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蓉滋
(1910—1972)
 
发布时间:2019-12-04 15:18 访问次数:信息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 字号:[ ]

丛蓉滋 ,山东省文登市文城镇北宫村人。1926年高小毕业。1938年1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任小队长。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六十三团一连连长。12月,任六十三团二营营长。1940年9月,任五旅十四团副团长。其时,日伪军企图分割平(度)、招(远)、莱(阳)、掖(县)抗日根据地,丛蓉滋率领十四团激战5天,击毙日伪军140余人,俘38人,缴获机枪3挺,粉碎了敌人的阴谋。1941年1月至1942年9月,丛蓉滋曾两次率部配合东海军分区打退国民党顽固派部队的进攻,歼敌3000多人,解放了昆嵛山区。1943年2月,丛蓉滋任西海军分区参谋处长。是年6月,军分区部队在平度一带击溃伪军三个大队,歼敌450多人,缴获机枪7挺,长短枪350余支。从此,扭转了西海地区的抗战局面。1944年,西海军分区部队进击大泽山区的日伪军,歼敌5个连,拔除7处日伪据点,解放了大泽山区。1946年8月,西海军分区负责阻击进攻胶东解放区的国民党顽固派部队,身患重病的丛蓉滋躺在担架上坚持指挥战斗,直到胜利完成战斗任务。1948年8月,任西海军分区副司令员。翌年2月,任司令员。

1951年,丛蓉滋改任胶东军区军政干校校长。1952年7月,任炮兵十二师师长。1964年4月,晋升少将军衔。是年9月,调任三Ο二训练基地司令员。他白手起家,带领指战员,搭起帐篷,开山辟岭,创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战略导弹基地。1969年后,任第二炮兵副参谋长,长年在野外,视察、指导导弹基地建设。他多次因公负伤,积劳成疾,1972年4月在北京逝世,中央军委批准他为革命烈士。1955年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