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日寇胶东“大扫荡” |
|||||
|
|||||
1942年11月,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从北平飞抵烟台,指挥日驻青岛独立混成第5旅、驻济南第59师团、驻张店独立混成第6旅团等部1.5万人,伙同青岛、烟台、莱阳、栖霞等地的伪军5000余人,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实行空前残酷的“拉网合围大扫荡”,妄图一举扑灭胶东人民的抗日烈火。敌人来势凶猛,不可一世。地上军车500多辆,大炮无数,骑兵若干;海上舰艇6艘,汽艇26艘;天上飞机10架,实行海、陆、空一齐出动的立体战术,从南海边至北海边,平行推进,日进10公里。夜间,百步一火(堆),十步一岗(哨),重点区域密布铁丝网,网上置铃铛,东西先后形成数道火网封锁线。如:莱阳--栖霞一带火网线、青--文公路沿线火网线、文城--高村--母猪河以西火网线、荣成崖头--硝疃--威海以北火网线等。敌人“扫荡”所到之处火网蔓延,火光冲天,烧杀戮掠,无恶不作,胶东抗日根据地哀鸿一片。 日伪军“扫荡”指挥部设在烟台。11月中旬,敌人首先以2000人的兵力分别“扫荡”了平度、掖县、高密、蓬莱、福山等地。11月17、18两日,日军迅即将隐蔽在潍县、张店等地的日伪军集中了14个大队,用500多辆军车突然运至烟青路,沿线各据点迅速增兵万人,两天之内便迅速完成兵力部署,各路敌军逐渐以牙山和马石山为中心,形成了南北90公里,东西75公里,日行10公里的速度,三面拉网大包围。国民党新编十二师也趁火打劫,袭击我军侧背。“扫荡”日军于11月19日晨,首先进入栖霞县牙山一带,11月20日拉网“扫荡”全面展开。11月23日晨进入乳山境内,拉网合围马石山,制造了胶东最大的惨案——“马石山惨案”。 针对敌人“大扫荡”预谋,是年10月,日军对鲁中南根据地“大扫荡”之后,我胶东军区便做了一些应战准备。胶东军区在驻地海阳县战场泊村召开营级以上干部会议,具体部置“反扫荡”工作。会后军区各部立即分头行动,布兵备战。刚刚受命的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日夜兼程,11月17日到达胶东,立即组织部队反击。 山东纵队第五旅旅长吴克华和政委高锦纯,立即率领旅部机关穿越烟青路封锁线,进入莱西、栖霞之间,指挥三个主力团和北海、西海军分区的作战。 胶东抗大校长聂风智、政委廖海光、参谋长黄径琛、政治处主任张英勃,率五旅及抗大师生,及时撤出了根据地,跳出敌人包围圈后,他们马上反击敌人,三次扰袭福山城,致烟台市敌军被迫宣布戒严。此战,胶东抗大的69名教员和学员壮烈牺牲。 11月22日晨,日本海军2艘军舰突然在海阳风城一带,输送了1000余日军在我军背后抢滩登陆参战。登陆日军当日就控制了海阳城、玉皇山一线,使之胶东战场形势更加险恶。与登陆日军仅乳山口一湾之隔的我胶东区党委机关,虽然有惊无险,未被敌人发现,但面临黄海已无回旋之地。 军区副司令员王彬率警卫人员,偕同区党委干部林一山等,连夜乘渔船由海上渡至文登沿海登陆突围。许世友司令员和胶东区党委书记兼胶东军区政委林浩、胶东军区参谋长贾若瑜等军区领导决定,离开海岸,连夜向牟平的水道据点转移,伺机突围。此举与增兵夏村以北的敌军几乎擦肩而过,险些遭遇。军区机关人员于23日到达敌军已倾巢而出的水道乡棘子村,军区机关突围成功。 11月23日,聚集在马石山上7000多名群众,身陷绝境。军区政治部主任彭嘉庆、军区十六团团长周光、政委张寰旭率三营八连及团政治处主任车学藻、团机炮连指导员张光雷、一营副营长张仁川、二营营长田松、教导员姜民风、某营营长谭道稭、副营长田世兴、民运股长丁锐等,也分别率部在马石山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战斗,但,张寰旭、陈志英、周文彬、牛文尉等100多名指战员英勇献身。十七团政委李华、参谋长丛蓉滋率团部机关、特务连等在马石山东麓带领群众突围,七连战士壮烈牺牲。下午2点许,敌人在飞机轰炸掩护下,三面围攻马石山主峰。胶东行署公安局警卫连带领千余名群众突围后,重返马石山坚守阵地,最后寡不敌众,指导员王殿元和教育科长唐慈等18名勇士英勇牺牲在马石山主峰上。23日夜,军区五旅十三团二连二排六班九名战士及某部机枪手赵庭茂,为保护2000余名群众脱险,三次往返火网,与十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惨烈搏斗。24日拂晓,当他们第四次返回马石山时,遭遇日军总攻,十勇士顽强阻击、抵抗,7名战士牺牲。最后班长、战士和机枪手赵庭茂3人紧抱一起,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同时,东海独立团二连一排两次往返包围圈,救出群众数百人,当第三次进入火网时,天已大亮,许书礼排长和十多名战士弹尽粮绝,全体战死在马石山上。 11月24日凌晨,十七团二营长孙涛和团敌工股长赛自来,率领七连突围行至马石山以东,发现山沟里聚集有数百名走投无路的群众。孙涛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今晚如果只顾自己突围而丢下群众不救,即便大家能活着出去,今后有何面目再见胶东父老?于是,全连立即组织群众突围,各村的青年们都手拿石头随部队拼死突围。赛自来同志不幸中弹牺牲。胶东军区军医处长兼政委夏云超,为掩护伤员和战友突围身陷重围,英勇战斗,把最后的一颗子弹射向了自己。有的战士抱住敌人滚下了山崖。历时6天的马石山战斗,牺牲在山上的我军指战员和群众1500多人。 11月25日后,日伪密切协作,重新调兵遣将,向东海根据地发起二次扫荡。十七团某营八连在海阳县郭城与日军进行巷战,连长龙江、指导员鲁毅等全连指战员全部牺牲。十六团二营五连突围后在海阳县榆山后与日军遭遇,80多名指战员英勇就义。 11月30日军在文登境内杀害群众187人。12月1日十七团一营在下徐村、李仙庄一带活捉了母猪河西岸火网的日伪军岗哨,渡河西去海阳。12月4日,威海一区区长兼中队长毕云率区中队战斗在文登沟于家、邓南庄一带,毕云腹部中弹,肠子流了出来,仍坚持战斗,英勇牺牲。一班长刘安也中弹牺牲。 11月底,东海军分区司令员李发、政委仲曦东、副司令员于得水等率地委、专署精干机构300余人及东海独立团2营,驻扎在昆嵛山西南崔家口一带,按兵不动七天。后闻“扫荡”文登的敌人已经向东逼近,于第七天傍晚开始行动转移,夜行60公里,穿过了“火网”,到达牟海县马家西南,跳到日军侧后。 部队滞留崔家口期间,于得水同志急得慌,主动要求离开军分区机关队伍,灵活出去,争取主动。他辗转到外线的牟平一带找到了独立团一营,带一营于12月初由外线转入敌战区昆嵛山地区无染寺、新庄,东上文登、荣成打击敌人,支援群众和有关领导机关突围。此举彰显了于得水同志个性亮点,其赤胆为民,浴血疆场之慷慨作风可见一斑。12月6日下午,于得水率一营,在荣成县老崮顶一带穿过火网成功突围。 12月5日夜,东线荣成县独立营和荣成县党政机关人员在王子明营长、副政委慕北场带领下,从崖头村出发,急行军60里,向文登方向逆行迎敌突围,破网突围成功后,得知沿海数千名群众和干部、战士们仍被敌人围困,情况危急,他们又立即返回救援,经过一夜急行军,12月6日到荣成达崂山后,立即与敌人开火,救出若干群众。 12月6日,敌人在荣成的崂山一带制造了“崂山惨案”,他们用机枪和刺刀把数百名老百姓驱赶到东岛刘家村后烟墩上,下午4时许,日军架起3挺机枪,向群众猛烈扫射,120多人惨遭杀害。进入崂山以北寻山一带的日军,在大水河村、海崖村等也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12月6日凌晨,东海军分区一个排的战士在指导员张君毅的带领下,掩护胶东兵工三厂的职工转移,与敌人持续战斗,伤亡惨重。张君毅和剩下的战士被敌人逼退到荣成崂山汪口海边,见敌人要残杀岸边大批群众时,他们奋不顾身向敌群开火,掩护大批群众转移。敌人凭借空中飞机轰炸,海里汽艇扫射,海陆空三面向我军疯狂杀戮。张君毅他们坚持战斗3个多小时,歼敌30多人,最后宁死不屈,集体毁枪投海,壮烈牺牲。“汪口忠烈”名震中华!当天下午,胶东军区东海学校校长迟建民带领的40多名军校干部和学员,在神道村被敌人包围,当敌人残酷地逼迫老百姓交出八路军时,他主动站了出来。他象一头野狮愤怒地与敌人搏斗,面对铮铮铁骨般硬汉,敌人束手无策。他们恼羞成怒,把他拴在马后,打马狂奔3里多地,致迟建民腹裂肠断,膝露白骨。至小落村时,敌人见他还活着,遂拔刀朝他脖子砍去,迟建民流血过多,悲惨而死。在这次惨案中,东海地委秘书长于铁生等300多名干部、群众惨遭杀害或投海淹死。荣成有一个村庄,一天之内竟有九伙敌人轮番“扫荡”,村民们真真是于水火之中……威海的日伪军也全部出动,抢掠大批财物和牲畜,数百名群众被抓到威海卫遭到惨酷折磨,有的被残杀。 时,威海县大队驻荣成山河吕家村。大队长刘锡荣带三连向威海方向转移;副大队长柏希斌带二连向西转移;副教导员兼政治协理员张孟浪和一连长张孟(又名梁作礼等)及大队若干文职人员,连夜迂回于火网封锁区西冷家、荫子夼和崖子头集一带,寻找其他队伍,汇集力量,伺机突围。12月6日晚,他们遇到了文、荣两县近万名逃难群众,危在旦夕。面对近万名群众,他们临危不惧,果敢地成立“敢死队”,张孟浪和张孟连长亲自担任“敢死队”正副队长,下决心保护群众突围。他们的口号是:拼死突围,宁死不投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许多战士急行军中鞋子破损,冰天雪地赤脚作战)力争在天亮之前带群众突围。否则,天亮之后,暴露无遗,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到文东县大队副大队长龙飞的家乡荣成前苏格庄后山找到了龙飞,动员他出山一起带队突围;在河北村遇到了胶东五旅青年营;另外,还遇上了几个临阵胆怯弃军服换了农民便装的营级干部及其带领的数十人(部队干部临阵抛弃盔甲,失去战斗力,动摇军心、民心,战场之大忌),张孟浪心直口快,狠狠地批评了这几个干部,动员他们振作起来,重新战斗;威海县大队柏队长亦带二连赶到。当晚共汇集了700多人的兵力。又根据情报得知胶东军区部分领导在河西村,他们急奔河西村,见到了胶东军区后勤部政委◇达三及军区保卫科副科长张战戈等带领的部分军区警卫连和部分东海军分区特务连。他们在河西村召开了紧急会议。闻敌骑兵逼近,情况紧迫,为便于战斗,会上张孟浪主张成立了临时作战指挥部,得到大家同意。◇达三任政委,张战戈任副政委,龙飞任指挥,柏熈斌任参谋长,张孟浪仍任政治协理员。会议结束后立即寻机破网突围。张孟浪、张孟率队打冲锋,文东县大队断后,专捡敌人疏于重防的大路走,并随时酌情变换队形,一夜踏雪突出百里,天亮之前终于顺利突围,近万名群众得以生还。 12月8日,于得水副司令员和刘锡荣大队长又带领队伍攻克了威海马井泊据点,击毙敌人2人,俘虏伪军小队长杜文章等40人,获武器弹药一宗,扩大了“反扫荡”战果。 为配合东线的“反扫荡”,西线十三团破袭烟青路栖霞至莱阳段,十四团袭击招远城,十五团炮轰平度城。驿道、朱桥、夏甸、日庄各大敌据点,也都遭到围攻和扰袭。十四团副团长官俊亭率部在招远黑山集设伏,11月29日,歼伪军一个中队,俘中队长等60多人。同日,十五团团长肖镜海率部在平度至莱阳的古砚据点附近打伏击战,歼伪军两个中队。12月3日上午,平度兰底的投降派冷冠荣部500余人到石家东庄一带抢粮。十五团首长下令一、三营及迫击炮连歼灭该敌,激战至中午,敌人顽抗待援。下午,日伪军2000余人急速增援,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并施放毒气掩护进攻。我军顽强反击。至黄昏,三营长刘剑秋命七连从西南角破敌突围,七连长李定秀和指导员率七连直刺敌阵,打开缺口,刘剑秋营长和张益民教导员率三营主力紧随七连猛烈激战,冲出包围;村内的部队机关、南海地区的党政机关在一营的掩护下,也随之成功突围。石家东庄之战历时7个小时,我军击败了四倍于我的敌人,歼敌200余人,一营长刘敬文等不幸牺牲。 12月12日上午即墨刘家庄80余日伪军进入吴家屯伏击圈,十五团副团长夏侯苏民率三营毙俘敌60余人,缴枪50余支。 12月13日,十三团团长巫金锋率三营在莱西,政委李丙令率二、三连和机炮连在栖霞,参谋长裴宗澄率二营在莱东海阳边界分头作战。莱阳北孔家伏击战,歼敌数百人。赵保原部乘机进犯,也被迎头击退。同日,十四团攻克招远城南的道头据点,歼敌1个中队。十五团还在平度蘑山庄设伏打击敌人。 12月6日后,东线日军主力匆匆撤离荣成海滨,一分为二:一部分徒步西返烟青路;另一部分自威海港乘船西运,在龙口、掖县沿岸登陆,对我北海、西海抗日根据地再次“合围扫荡 ”。 匆匆返回烟台的日军是为了在烟台召开纪念所谓的“太平洋战争”一周年。因为此次“扫荡”胶东,日寇有两名高级指挥官被我军击毙,会后日寇报复性再次“扫荡”胶东。从南、东、北沿海向内陆“拉网”,17日烟青公路,向我大泽山根据地疯狂反扑。 12月14日,西进敌人近万人,首先合围我北海艾崮山根据地。五旅十四团政委张少虹同志率十四团二营和机炮连携带一部电台正在艾崮山北麓活动。多次巧妙地与敌人周旋、作战,战果可观。后接五旅来电,告知敌人已经对艾崮山区形成包围。张少虹同志当机立断,趁天降大雪敌机不宜发现,立即率部转移,连续急行军,行程数百里,终于在12月16日到达福山磁山二甲村,跳出了敌人“火网”。之后,张少虹率部主动袭击敌人,于12月26日在烟青路猴子沟敌据点对面山林中设伏,消灭日军30余人,获武器等战利品若干。战斗在艾崮山区的一支地方抗日武装---北海独立大队,全队约200人全部阵亡。 北海军分区司令员孙端夫、政委王夷藜率分区机关及独立团一营,及时穿插向艾崮山以东,成功突围。 五旅旅部以招远境内的下洼村为中心,西至掖县,东至栖霞和莱阳地区,反击敌人,屡战屡胜,化险为夷。 敌军结束对艾崮山的“扫荡”后继续西进,于12月21日合击招远蚕山根据地。招远县大队三连损失过半,千余群众被围面临大屠杀。十四团一营奋力救援,被围群众全部脱险。 12月16日敌人1500余人再次返回栖霞,在雷山一带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雷山惨案”,共有448人遇难,376人被鬼子抓走,600多头牲畜被抢走。村里的皮匠李和仁被鬼子抓住后押到西吴家村,鬼子扒光他的衣服,将他推到火堆里活活烧死,其状惨不忍睹。藏在地瓜窖里的村民被敌人放火呛死。 12月21日,日伪军在招远松岚子村一带又制造了“招远惨案”。他们用枪托砸、爪钩抓、刺刀捅、大刀砍等手段,残杀抗日军民108人。第3天,日伪军又包围了古宅村,将全村群众集中到村西场院里。他们将刘维池和他63岁的母亲一起扔进井里,用巨石砸死。他们还用斧砍、水淹、火烧、辣椒水灌等手段,杀害村民、干部17名。4天间,日伪军在招远杀害我同胞500余人。 与此同时,敌军重新对我西海根据地发起了“大扫荡”。12月21日西海军分区司令员赵一萍、政委兼地委书记于己午决定:一营教导员张德蒲带一个连留在平度内线,政治部付主任姜克带一个连去掖县,分区机关及独立团二营到莱西一带。当晚,姜克同志率部行至掖县初村附近时,发现敌人自朱桥至驿道一线已布下了火网。他们连夜迎着敌人向西,破网而出,成功突围。当晚,赵一萍司令员率军分区机关和部队离开了大泽山向东进入莱西县境。22日,当队伍到达下柳连庄时,被敌人堵住了去路。经过苦战,赵一萍司令员带领部分同志突围,政委于己午,参谋长于一心,作战股长姜中立,侦察股长王明,二营长刘延庆等近300名指战员都壮烈牺牲,胶东区党委青年部长林江同志也同时遇难。 “扫荡”掖县根据地的敌人,空手而归。23日下午进至城东双山时,敌军一部与我掖县县大队相遭遇,激战,大队长刘文卿,教导员马杰均负伤,一连指导员孙玉栋,付连长刘文均牺牲,敌我各伤亡40多人。 12月26日,十四团五连在招远玲珑金矿附近阻击敌人,班长任常伦冲锋在前,与敌展开白刃格斗,十分钟结束战斗,全歼日军一个小队。 日伪“大扫荡”至12月29日结束,历时40天,杀害我胶东军民无以计数。此次日寇“大扫荡”,我胶东广大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抵抗,一举粉碎了日伪军灭绝人寰地猖狂进攻,誓死捍卫中国人民的正义和尊严;烈士们的英雄气概感天动地,荡气回肠,永垂不朽! 但,也有少数干部、战士缺乏心理准备和应战勇气,如:有的换便衣插枪惧敌,有的甚至粗野地阻止群众跟随部队突围;马石山战斗中,胶东行署公安局局长及警卫连长带部分人临阵逃脱。“大扫荡”之后,东海地委、东海司令部派东海政治部主任任克加,宣布处分了文东县大队、威海县大队消极对待群众的个别干部;东海司令部独立营的个别干部也受到了处分;荣成县政府于1943年1月处决了在这次“大扫荡”插枪逃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的原荣成县公安局长王玉山。 日寇的这次“拉网大扫荡”空前残烈,我胶东广大军民损失惨重。胶东抗日根据地群众被敌人打死、打伤、致残、抓走、奸污妇女、烧毁房屋、抢劫毁损财物无计其数。许多手无寸铁的群众被逼进海里溺死、打死,血染海疆;许多青壮年被装船运往东北或日本等地出苦力,终生无回,惨死他乡;许多妇女姐妹被日寇糟践,其惨状骇人听闻、惨不忍睹。日寇欠下中国人民的累累血债,是永远也偿还不了的! (本文2012年发表在《春秋》杂志第2期,获2013年《春秋》杂志创刊20年选粹作品。)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